「房價漲不動、成本又高!『半剛接耐震』成都更危老新解方 耐震性能直逼核電廠

台灣老屋多、地震多的「雙多」現象日益嚴峻,不僅政府積極推動都更、危老重建,民眾對「耐震住宅」的需求也大幅提升。不過,在房價漲勢趨緩、營建成本居高不下的現況下,要在預算內蓋出安全又具競爭力的建築,成為建商與地主共同的難題。

全向科技房產中心創辦人劉永昌指出,目前雙北地區的主流建築結構中,RC結構每坪營建成本約28萬元、SRC結構約32~33萬元、SC鋼骨結構約34~35萬元,若僅符合法規最低耐震性能0.24G,雖可通過結構安全標準,但在大地震情境下仍存在潛在風險。而若要透過傳統方式「強化結構」來提升耐震性能,例如增加鋼筋密度、水泥磅數或柱樑斷面,不僅會使成本大幅增加2~4成,甚至數倍,也不符合目前建築業追求的ESG減碳趨勢。

「半剛接耐震」技術 以最低成本升級到核電廠等級耐震

劉永昌分析,近年在日本普及度高、市佔率高的「半剛接耐震系統」,已導入台灣,有機會成為建築市場的新選項。該系統透過「卸震」原理運作,讓建物在強震時能分散能量、減少結構損害,而非一味強化結構剛性。以全向科技引進的「RBone卸震鋼甲」為例,其設計可讓建築耐震性能自0.24G,一舉提升至0.4G核電廠等級,但施工方式仍維持傳統工法介面,不需大幅修改結構設計或增加大量鋼材,因此每坪營建成本僅增加數千元,卻可達到接近高階制震、隔震的效果。

劉永昌表示,「對比動輒增加上千萬元的制震、隔震系統,半剛接耐震產品能以最小成本換取最高安全性能,對建商而言,這是非常務實的市場解方。」

傳統剛性抗震成本高、碳排重 半剛接新工法符合永續趨勢

傳統的抗震強化,多以「結構加重」方式達成,例如鋼筋混凝土強化、加厚牆柱等,但這類工法往往造成碳排量上升與工期延長問題,與目前全球建築業講求的「淨零建築」背道而馳。
反觀「半剛接耐震」系統,屬於低碳、高效能、可模組化安裝的結構升級方式,不僅減少施工廢棄物,也能延長建物使用壽命,間接減少都更與拆除造成的環境負擔,完全符合ESG中「環境永續」與「社會安全」兩大核心精神。

耐震即行銷亮點 成危老都更市場新競爭力

而且,隨著市場對「安全住宅」的意識提升,耐震性能已成購屋者決策的重要依據。劉永昌認為,建商若能以「半剛接耐震」技術作為產品差異化亮點,不僅可增加民眾信任感,也能強化建案品牌價值。
「在房價不易再漲的時代,比起比地段、比裝潢,『比安全』才是真正的賣點。」未來危老與都更案若能結合這類技術,將有機會在銷售市場脫穎而出,形成「省成本、提價值、顧安全」的三贏格局。

 

 

◎現職:
全向科技房產中心創辦人、
全向科技暨全向坤耐震設備董事長
引進日本最新耐震工法,業界知名「耐震達人」

◎個人願景
在全世界地震帶國家推廣平價優質的耐震建築解決方案 ,以讓民眾「花最少、蓋最好」為使命,期望打造台灣成為國際級耐震寶島

公司地址

全向科技有限公司

新北市新店區
北新路一段89號3F-2

連絡電話

電話:(02) 2915-9415

傳真:(02) 2915-9465